飞行器适航技术

专业代码:082007 工学 | 航空航天类

  • 专业介绍
  • 就业前景
  • 开设院校
  • 工学学士 授予学位
  • 4年 学制
  • ¥17742 参考薪资
  • 男女比例

    90%

    10%

介绍

本专业将面向新一代亚声速大型客机、超声速客机、通用航空器的适航性需求,针对其核心科学问题“复杂环境强非线性强瞬变强耦合的航空器系统安全性理论”,开展先进航空器适航性设计和验证技术研究,重点攻克航空器-人因-环境复杂系统安全性分析、复杂环境飞行特性适航、航空人为因素适航验证、复杂气象/地形/运行环境预测、复杂环境高可靠仿真、电磁环境兼容特性(E3)适航分析与验证等关键技术,实现航空器-环境-人综合系统安全性理论的跨越,引领我国航空器满足适航性目标的设计/验证技术体系的发展。

培养目标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航空专业知识、适航法规、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以及适航工程管理等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适航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飞行器适航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课程要求

主干课程

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飞行器系统设计、航空发动机原、发动机结构与强度、发动机控制、航空电子、航空电器、机载计算机、通信与导航、飞机制造基础、现代飞机装配技术、民用航空法、航空安全工程原理、可靠性原理、飞机安全性设计与分析、适航规章、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适航管理工程等。

学科要求

该专业对物理数学要求较高。该专业适合热爱航空航天工程,乐于从事飞行器适航技术学习,研究的学生就读。

知识能力

1.掌握飞行器适航技术的基本知识

2.掌握飞行器适航技术的基本理论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飞行器适航技术发展的前沿科技

5.了解飞行器适航技术的发展动向和发展方向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名人学者

王华明、甘晓华、刘大响等。